由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研制的国产大抓力拖曳锚顺利通过工厂测试。该锚是适用于漂浮式风机基础系泊的核心装备,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均达到设计预期,各项指标满足美国船级社(ABS)规范要求,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装备实现自主突破。
面向深远海风电开发需求,大抓力拖曳锚因承重比高(可达35倍以上)、建造安装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半潜式漂浮风机的理想系泊装备,也是挪威、英国等国际项目的首选。然而,相关技术长期被国外主导,我国尚未完全掌握硬质海床高抓重比锚型的设计能力与完整技术链条。
为此,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专业联合相关单位,聚焦高抓重比结构、复杂海床贯入机理与动态载荷响应等关键技术积极开展自主攻关。研发设计团队通过系统的小比尺模型试验精准揭示锚体承载与运动机理,创新融合极限平衡法与岩土大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建立锚承载力及运动轨迹精准预测模型,并在1:2大比尺模型试验中取得关键验证,4.7吨重模型锚在砂土场地中实测承载力高达200吨,承重比超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相关设计文件已成功获得美国船级社(ABS)认证,符合国际行业规范,为工程应用与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装备实现自主突破
作者:曲艺
责任编辑:闫弘旭
网页编辑: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