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时政热点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热点

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发布日期:2018-03-06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大局出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深、拓宽。

引进来 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实现平稳增长。

2017年,我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外商投资环境、外资产业结构、外资区域布局持续优化的特点。

这一年,外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1.7%,占比达28.6%,较2016年底提高了9.5个百分点。外资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1.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

这样一份成绩单,既是多年来围绕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结果。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之路,有利于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

截至2017年底,我国全年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外资企业以占全国不足3%的数量,创造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五分之一的税收收入,更为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出去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全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的6236家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200.8亿美元。“我国非理性对外投资在去年得到切实有效遏制。”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韩勇表示。

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一些突出问题也随之凸显。比如,有的企业在“走出去”时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的论证,决策后,后续的经营出现困难,造成经济损失;有的企业投资房地产、体育俱乐部等领域,非理性的投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重视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和要求,引发矛盾和纠纷,等等。

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规范。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国家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境外投资的新政策。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实到位,我国境外投资日趋理性。

1月25日,《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暂行办法》发布。“《办法》在备案(核准)报告信息统一汇总、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举措。”韩勇指出,《办法》旨在实现对外投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管理,推进对外投资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大局。

“这次《办法》的出台,可以看成是过去两年我国在对外投资管理方面各种做法的总结和提升。”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合作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法》的出台根本的着眼点,是让对外投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

筑平台 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早日形成

2月1日,《中国贸易便利化年度报告(2017)》在京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贸易便利化测评总分为73分,在国际上处于中上水平。

这份报告反映的事实在于,我国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进程中,着眼于通过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外商投资领域的拓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推进以及开放载体平台优化创新,加快推动开放创新和效率提升。

外资管理体制和外商投资领域方面,仅2017年修订实施《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一项,就新增139条鼓励外商投资条目。外商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领域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活力有效激发。

自贸试验区建设形成了“1+3+7”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联动发展新格局,11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841家,其中以备案方式新设企业占99.2%;实际使用外资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国增幅10个百分点。

开放载体平台优化创新方面,确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方向,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现已形成20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涵盖汽车、电子、医药等领域。

当然也要看到,2018年我国对外开放面临较大外部压力。这就更需要我们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早日形成。

媒体垂询

E-mail:ZNJ@china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