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互动,“宅经济”火爆;直播带货,助力产品热销……近年来,生活服务业加速了数字化步伐,为日常生活带来新体验,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日前,由中国信通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已达38%,在三次产业中数字化水平最高、转型速度最快。
服务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有何重要意义?“从一些国家的发展路径看,当服务业比重达到GDP一半后,经济开始呈‘喇叭口’增长,即经济增速会随服务业比重上升而有所下降。”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江小涓表示,服务业数字化有望帮助我们避免陷入这一怪圈,“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将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它也能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速度,促进消费者不断尝试新产品、新服务,加速消费升级迭代,持续释放需求动力。”
对我国而言,发展数字服务业具备独特优势。“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使得数字平台企业既拥有规模效应,也能形成竞争效应,从而加快企业服务创新的迭代速度。”江小涓以疫情防控期间远程办公的发展为例分析,腾讯会议上线以来,100天更新了20个版本,产品功能与服务快速升级;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钉钉已连续在阿里云扩容10万多台云服务器。在中国信通院产业所战略部主任贾敬宇看来,尽管去年我国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已增至38%,但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了50%,“我国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报告》提出,当前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仍面临程度不充分、水平不均衡、要素支撑能力弱等问题。未来,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服务业数字化行稳致远?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看来,加强新基建可为服务业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一方面,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应为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创造更多应用场景和公共服务。”美团点评副总裁兼美团研究院院长来有为建议,应尽快出台服务业数字化的系统性指导意见,通过标准建设、规范人员培训等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还有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提升监管能力,推动完善服务业数字化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以及解决市场壁垒等方面的制度体系。(记者 韩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