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电力、钢铁、电解铝等重点领域相关能源转型政策,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任务正在关键领域得到逐步深化,持续向好。但过去几年能源转型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气候变化加剧,国际能源供给不稳定增加,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分析研判能源供需变化、能源转型发展新趋势,系统谋划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阶段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8月29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高级主管黄辉在“新型能源体系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题研讨会上表示。
据了解,新型能源体系是涵盖结构调整、能源安全、技术与机制创新多重目标、多重约束的系统性改革,需要科学、分阶段地规划目标,来推进体系的建设。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飞速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82亿个。其中,风电4025万个,占22.09%;太阳能发电3148万个,占17.28%;常规水电1.02亿个,占56.07%;生物质发电802万个,占4.40%;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29万个,占0.16%。绿证核发工作的持续深入,助力了新能源发展,但随着而来也对我国的能源转型带来更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新能源虽发展迅速,但增长仍不能满足能源消费总量新增需求。如何平衡转型和保供之间的行动、未来要建立怎样的能源体系,才能够确保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系统,以及未来该用什么指标来评价新型能源体系,这些都是面临的重要议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
要遵循能源安全新战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表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要素是绿色、安全、经济,如此才能实现能源气候安全、能源环境安全、能源供需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因此,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与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融合点是终端用能高比例电气化,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实现电力绿色化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接下来,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持系统统筹、坚持多元平衡,同时构建高度智能化的电网新形态。”
原标题:量化指标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记者:林水静
责任编辑:王少晨
网页编辑: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