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部发布了《“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引》),“创新积分制”从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试行,助力更多“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对于科创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基于“创新积分制”等机制工具创新,结合企业运营数据进行的金融“滴灌”也愈发精准。
作为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创新积分制”综合企业研发投入、持有专利情况等多个维度指标,以及承担建设省级及以上研发或创新平台数量、承担省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数量等非财务性辅助指标,针对企业给出创新积分,对企业进行创新能力量化评价。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伟认为,科技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通常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大、资产轻、抵押物短缺等特点,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识别。“创新积分制”作为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通过数据模型量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帮助社会资本更精准地识别和支持有发展前景的科技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在落地过程中,不少银行机构也纷纷基于“创新积分制”加强对于科创企业的识别和支持能力。
“中行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指标体系为基础,设计推出信贷产品工具——创新积分模型。基于对7万家企业的‘创新积分’,创新积分模型通过构建智能化模型,对科技型企业信用风险及成长潜力进行量化评价,为授信审批提供辅助参考。截至目前,创新积分模型累计应用客户数超4000户,支持新授信客户批复金额超450亿元。”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楠表示。
不只是中国银行,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均在总行层面全面参与了“创新积分制”工作。同时,已有近20家银行主动与积分试点地区合作。
地方也在积极推进“创新积分制”的落地应用。截至2023年底,实施“创新积分制”的试点高新区已达133家,覆盖全国25个省份。
实际上,不止是“创新积分制”,金融系统还在推出更多机制创新,纳入更多维度指标,不断完善对于科创企业的评估模型,扩大支持范围。
随着金融系统对于科创企业的识别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科创企业获得贷款支持。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5.76万家,获贷率为55.6%,比去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科技金融正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类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型工具深入实施应用,金融资源将更加高效地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原标题:数据驱动机制创新 金融助推科技之花结“硕果”
记者:袁小康
责任编辑:刘晗旭
网页编辑: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