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蕴含的科技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不可估量,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一重要赛道。中国也不例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航天在吸引关注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投融资端的火热趋势从年初延续至今。
截至11月11日,年内商业航天领域已发生投融资案件19起,超过2023年全年总数(17起);19起投融资案件所涉金额共计55.51亿元,是去年全年投融资总额(46.03亿元)的1.21倍左右。
平均看,今年每起投融资案件所涉金额达2.92亿元,超过去年表现(2.71亿元)。此外,年初至今,6月份表现最佳,当月3起投融资案件共筹集资金25.50亿元。
上述活跃表现意味着市场对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信心十足,而资金持续、规模性流入将为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投融资火热趋势的延续,离不开政策的密集催化。10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透露,下一步,“研究制定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此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提出,“选取电子信息、计算科学、深海、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现代种业等领域,推动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创新单元和有关地方建立相关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模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便捷高效应用”。
增量政策的出台,正持续优化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以提供税收优惠、加强土地供应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效引导业内企业向核心技术开展攻关,推动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应用,从而更好吸引各路资金流向商业航天领域。
从投融资轮次看,19起投融资案件中有5起为早期融资,14起为中后期融资,中后期融资案件数量占比高达73.68%,比2023年进一步提升。
“我国商业航天整体上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和推动才能实现快速发展。中后期融资案件占比进一步提高,说明一些企业或项目经过了初期的市场验证,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也说明商业航天领域相对成熟的企业或项目更受投资者青睐。
事实上,当前国内多地正在推动商业航天项目建设加速落地。例如,在海南,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已经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射区内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顺利完成发射场合练任务,为即将到来的发射任务做准备;在北京,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大街”项目已经开工,正在建设中。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设加速落地,将更好释放产业潜能,带动市场布局日益完善,为应用场景的开拓打下扎实基础。
原标题:商业航天投融资火热 项目建设提速
责任编辑:徐曼曼 刘帅
网页编辑: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