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发展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超越,更是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行动指南。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都呈现新特征,特别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期待呼吸清新空气、喝干净水、吃放心食物、生活在宜居环境中,需求更加个性化与多样化。目前,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存,部分资源型地区生态修复和建设压力仍然较大,传统产业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依然存在,生态价值转化、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机制尚需完善。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能够更好指导我们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活品质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可以说,绿色发展是连接改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纽带。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吃住用行等各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制度,促进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利益共享。合理界定生态环境权利,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因地制宜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具体路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优质生态产品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集团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在新能源环保、先进空气压缩储能、环保材料等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产业与技术投资,为绿色经济发展做出自身贡献。同时响应中央号召,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持续为我国经济社会与人文经济环境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